时间:2025-07-01 访问次数: 来源:秘书科
温州市瓯海区景山街道繁荣东小区的河畔公园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老人下棋闲聊的身影相映成趣,“一老一小”其乐融融。近年来,人大景山街道工委持续聚焦群众关切的养老服务、教育发展等议题开展监督,推动提升“老幼共托”适配度,为民生幸福“加码”。
“暖胃”又“暖心”,升级邻里食堂
景山街道内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口占比高。2021年起,邻里食堂项目被列为街道年度民生实事,由人大代表全程跟进食堂的定价、运营等环节。
如今,邻里食堂已成为周边50%以上老人的常规用餐点,每日固定送餐服务约达100人次。值得一提的是,瓯海区人大代表徐文婷、张碧在调研中发现,老人们常带孙子孙女来用餐,邻里食堂存在桌椅不适配、缺乏儿童活动空间等“小困扰”。在代表们的推动下,食堂及时添置了儿童餐椅,并划分出约6平方米的儿童活动区域,贴心举措赢得了群众“暖胃”又“暖心”的认可。
“民声”变“民生”,筑牢安全防线
健康园河滨步道是老人晨练聚会的“根据地”,也紧邻瓯海区机关幼儿园,人流密集。2025年1月,一条反映“繁荣东小区沿河护栏锈蚀松动,需尽快维修”的民情民意引起了代表的关注。
河岸绵长,护栏维修涉及幼儿园、小区业委会等多个主体,人大景山街道工委牵头召开民主协商会,组织业委会、幼儿园及居民代表共商解决方案。经过多轮磋商,最终达成共识,由繁荣东小区业委会与瓯海区机关幼儿园按比例共同出资,重新加装覆盖东小区东侧整段河岸的护栏。2025年2月,护栏工程顺利完工,彰显了“老有所安、幼有所护”的城市温度。
“传承”促“共融”,构建友好生态
景山街道大力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区人大代表陈慧玲提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儿童友好城区建设的建议》,建议进一步完善儿童友好型公共设施和服务;区人大代表王纯积极建言,推动“家门口”儿童公园全覆盖和国家级示范街区建设。2024年,“儿童戏曲传承”等民生项目落地,景山儿童公园、潮乐谷公园相继开放,儿童戏曲传承活动声势不断扩大,2023年首届活动吸引18.7万人次线上观看,2024年系列活动接待游客180万人次。
景山街道聚焦老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打造“10分钟休闲娱乐圈”。人大街道工委发动“银发”乡贤力量,整合“她创”工坊、社区居家照料中心等资源,培育健康义诊、爱心护理等特色志愿队伍。会昌、净水等社区老年活动丰富多彩,繁荣社区诗书画影社更成为瓯海区的“文化名片”,让老人在享受生活服务的同时,更能感受文化养老的温度,真正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