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4 访问次数: 来源:代表工委 作者:李佳
瓯海区人大常委会紧盯全过程民主基层单元建设任务要求,明确“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参与社会建设与基层治理、让政府更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让人大代表更广泛履职发挥作用、让人民民主权利更广泛得到保障”总体目标,紧扣“联、商、督、促、智”五大功能,以“e系列”特色应用场景建设为突破口,按照“四先四再”的工作思路,全面提升基层单元实战实效,努力打造具有瓯海辨识度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实践品牌。
一是先承接再特色,打造基层单元标杆。全面承接省市统建应用场景,对照基层单元工作推进情况晾晒清单,“对照复习提纲做作业”,全面汇总数据资源,及时完成省市人大应用场景数据归集和各项基础信息输入。各镇街人大积极动员代表、落实专人,及时把履职记录、小组活动开展情况和群众意见建议等上传,努力提升基层单元覆盖面、使用率和活跃度。在此基础上,立足“瓯海侨乡”工作重点,紧扣袁家军书记对人大数字化改革工作提出的“承接落实人大法定职责、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有机融入基层治理”等指示要求,成功承接落实“华侨e事通”仙岩站的试点工作。线下实现基层单元与“侨”业务深度融合,线上开发“梅雨侨声”应用场景,打破了代表联络站的实体局限和空间壁垒,拓宽了海外侨胞民主民意表达渠道,也有效凝聚了侨心侨力。相关做法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陈金彪、温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葛益平的视察肯定。
二是先入轨再完善,拓宽基层单元内涵。加快镇街代表联络站功能优化提升、融合共建,总结推广“双联双选”“局长代表面对面”等基层单元实体化运行经验做法,指导镇街代表联络站增加便民、为民项目,扩大群众参与、提高群众口碑、凝聚群众力量。联络站动态公示常委会审议议题、各工委调研课题、代表履职积分情况、代表建议和民生实事办理情况等事项,实现区、镇街人大工作一体推进、一体落地、一体呈现。在此基础上,建立基层单元建设专项资金,建立健全代表履职“数字化积分制”管理、督导通报、奖励激励等机制,对13个镇街单元场景“活力指数”实时“赋分”,将基层单元建设情况作为重点考核内容,纳入镇街党(工)委领导人大工作考核,不断完善机制促保障,持续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三是先总站再基层,夯实基层单元基础。根据温州市人大8个“e系列”特色场景建设要求,在区代表总站打造“e系列示范站”,对区代表总站全面进行融合提升,推出了“公园夜聊”“代表讲坛”“部门说法”等系列特色活动,实现了“阵地标准化、工作日常化、活动常态化”。在此基础上,各镇街代表联络站结合各自实际,按照“小切口”“推热点”的思路,探索建设1个及以上“e系列”应用场景,聚力推动3个市级示范站“法治民e坊”“护水e路行”“华侨e事通”场景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贯通上下级人大履职,把人大核心业务渗透到基层、落实到基层,搭建代表履职、基层民主活动的平台,进一步放大人大制度功效。
四是先试点再覆盖,力促基层单元落地。选取娄桥街道代表联络站作为省级基层单元示范点先行先试,探索打造了“符合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要求”的基层单元标准化场地,开发了实用管用的“为民桥”应用场景。运行近半年来,娄桥基层单元建设以代表更好地“线上线下”联系群众、群众更方便地“线上线下”提出建议意见、人大系统更有力地“线上线下”开展监督、推动“一府两院”更有效地解决事关全局的、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各级代表和基层群众的欢迎,体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此基础上,在全区全面总结推广娄桥基层单元经验做法,年底前实现基层单元迭代升级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