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26 访问次数: 来源:各镇街人大 作者:李怡、郑瑶、项镪敏、李敏洁、王超
台风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场考验。随着台风“烟花”来袭,瓯海区各级人大代表积极践行“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坚持党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迎风而区人大办上,逆风而行。尤其在防汛防台第一线,一群来自村社的基层代表带头亮身份、见行动、作贡献,为群众筑牢“挡风墙”。
事无巨细的“百忙官”
台风来袭,尽管瓯海地区降水量并不大,但灾害防治各项工作依然有序进行。区人大代表、新桥街道山前社区党委书记陈胜国带领工作人员马不停蹄地对辖区内的宗教重点场所、草席厂、地质灾害点、施工现场等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在山前公寓,他挨家挨户提醒居民们台风期间不要外出,要储备临时照明工具、食品、药品、饮用水等,做好防台准备;在避灾点内,他清理安置场所,整理抢险救灾物资,做万全准备保证转移群众可以在这里安全度过台风天。截至24日下午,社区避灾点已安置接纳避灾人员210人。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下,陈胜国没有给自己片刻休息。他严守岗位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气象预警,饿了就吃碗方便面,困了就趴着眯一会儿。
守护转移“一个不拉”
“台风要来了,请大家关好门窗,注意安全。”这是区人大代表、梧田街道大堡底经合社支部委员蔡海燕这两天常说的话。朝霞社区辖区内有一丧偶老人,独自居住在瓯海大道旁的老旧危房内,该危房地处地势低洼地带,周围无遮挡物,一旦出现大风暴雨的情况就容易积水造成人员被困的安全隐患。为了保障老人的安全,蔡海燕和街道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前往老人家中,劝说老人转移。在经过蔡海燕多次耐心的给老人做思想工作,剖析其中风险,老人终于同意转移到朝霞社区的临时避难场地。“看到她转移到避灾点,我就放心了。”24日晚,蔡海燕的身影依旧穿梭在社区中。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和隐患
“烟花”防汛防台会后,区人大代表、瞿溪街道林桥村书记何珍马不停蹄地赶回村内,召集村两委共商抗台事宜。“我们林桥位于瞿溪西首,四面环山,又有泉明寺水库。村民居住分散,十分不便于灾情的防范管理。我们必须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连续几天,何珍代表和村两委对村里的在建工地、泉明寺水库、危旧民房等重点地段展开逐一排查,排除安全隐患。在排查过程中,她发现由于瓯海大道施工影响,导致两个一米多宽的排水管被泥浆堵塞,必须马上疏通。“这要是遇大暴雨降水,水直接就满上来了,后果将不堪设想。”她第一时间就联系人大街道工委与街道办事处,督促施工方于当天下午疏通排水管。“灾害面前,责任比天大。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不能当逃兵,更不会退缩,我将用我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与使命!”何珍坚定地说。
防御台风宁“傻”不怠
“要想成功抵御台风,就要乐当傻子,宁愿十防九空”。这是区人大代表、社帆村党支部书记翁积银年年备战台风的“秘诀”。7月23日,“烟花”响应二级预防准备,翁积银立即召集抗台小分队应战,一组在临时安置点布置,一组下村做好群众转移工作。在他的组织带领下,社帆村临时安置点被布置得井井有条,不仅开放了村图书室、影音室等多功能室,还备足了一些水果、零食、泡面、床榻等生活用品。虽然当日风雨不大,但是在村两委干部的耐心安抚和舒适安置点的“诱惑”下,需转移人员很快就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带上草席纷纷来到了安置点。当晚,外面风雨不停,安置点内人声鼎沸,温暖依旧。目前,“烟花”虽已登陆,温州还未见大风雨,安置点仍然会传来群众“防台防空”的嘲笑,但翁积银笑说:“嘲笑归嘲笑,但你会发现大家的笑是安心的,是满足的。防台就是这样。”
抗台抢险的“后备兵”
区人大代表、泽雅镇消防队指导员周秀忠,在每年的抗台中都在发挥着他的职责使命。泽雅李降垟水域游船存在安全风险,他就与镇里的7位消防队员一起,将10只每只重约500斤的船只拖曳上岸,统一安置到集中处。山上流域隐患存在风险,他就联合民兵和消防队员,一共35人一起开展巡查,一天四遍,不厌其烦地巡查低洼地带、水塘流域,同时劝离溪旁钓鱼及游泳人员30余人,将台风带来的流域风险降至最低。台风来临后,常常会产生诸多隐患风险,他一个不漏、耐心检查切割机、发电机、抽水泵等应急设备,以备不时之需,为此次的抗台抢险的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