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21 访问次数: 来源:区人大民宗侨外工委 作者:汤夕平
瓯海现有12万华侨华人旅居意、法、西等101个国家和地区,0-14岁的未成年华侨华人比重高达23%。为助力后疫情时代新生代华文教育,瓯海区人大常委会推出三大“硬核”措施推动新生代侨胞建立乡情乡谊,筑牢家国情怀。
一是研判疫情形势,念好“紧箍咒”。去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有华文教育节奏,常委会及时召集侨界有关人士听取全区华文教育情况,认真分析疫情形势下的华文教育新情况新问题,督促区有关单位更加重视华文教育,克服新生代回国教育的困难,积极宣传国内抗疫成果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近几年,瓯海区依靠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建立起华裔新生代资料数据库,向不同年龄、基础的华裔青少年多层次组织开展“华文营”活动。还设立了以传播中华文化知识为目的的瓯海本土公众号,向华裔青少年们定向推送诸如“中国传统节日传说”、“瓯海非遗”、华文营优秀作业视频等。这些工作大大增强了华裔青少年们对祖国的了解,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二是主动建议献策,开出“金点子”。针对目前瓯海的华文教育机构较少,远不能满足新生代华侨和华裔需求的实际,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向区政府提出建立华文教育师资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出台鼓励教师参与华文教育的政策、完善职称评定等建议。同时,指导有侨背景的人大代表针对疫情下的华文教育,调研起草华文教育的人代会建议,转交有关单位办理,促进全区紧抓华文教育不放松。目前,瓯海已在大胆探索温州肯恩大学、瓯海第一高级中学、任岩松中学以及北大新世纪温州附属学校等学校成立华文教育联盟的可行性,细水长流做好线下华文教育。
三是加强预算监督,确保“钱袋子”。鉴于政府对华文教育配套补助较少的现状,常委会密切关注财政年度预算安排,提出资金保障意见,确保华文教育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如丽岙街道是著名的侨乡,当前人口中侨胞侨眷占93%,海外侨胞超过3.6万人,足迹遍布法、意、荷等27个国家和地区。常委会将丽岙街道年度预算列为重点审查监督对象,专题听取和审议街道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确保侨文化相关工作经费落实到位,改善辖区新生代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