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7 访问次数: 来源:区人大办 作者:陈奕汝
不为未知的将来担忧,只为清晰的当下奋斗。坚定向前、脚踏实地是温州市人大代表、温医大附一院检验科(医学检验中心)主任周铁丽的人生信念,7年代表履职期间,她在专业领域深耕不辍,从医者视角为民发声,让医疗科研成果惠及更多人,用心守护人民健康。
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深知学无间断,方能日进而不已。作为温州市临床检验质控中心主任,周铁丽不遗余力地推进临床检验的学术培训、基层指导与督查工作;协助省、市卫健委,组织检验领域的专家团队,对全市100余家次的各医疗机构实验室进行严格的督查与专业指导。作为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2023年,她奔波于多个地市和医院,累计进行学术讲座达20余次;成功策划并举办了浙江省医学会微免年会和长三角微生物论坛;主持召开全市检验质量管理会议及培训班多次,全面负责全市生物安全上岗证的培训工作;协助市卫健委,对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进行了生物安全检查和联合质控检查,推动相关工作持续进步。
她始终坚持精进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近5年,她主持立项课题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85篇,主编、参编专家共识和标准8项,获发明专利2项,主持国家级继续项目2项,主持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1年,周铁丽领导团队精心筹备,成功获评浙江省检验诊断及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医教研齐头并进,取得了诸多佳绩,成为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医学检验中心。
履职尽责 为民发声
多重身份,意味着多重责任。自2017年3月周铁丽当选为第十三届温州市人大代表以来,她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民意,倾听民众心声,提出14条切实关乎民众利益的提案。2022年3月,她再次被选举为第十四届温州市人大代表。
倾听民众心声,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人大代表为政府工作建言献策的初心。周铁丽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立足医疗(康养)、教育等领域发展实际,广泛调研,重点关注老年健康管理议题,提出《关于提升智慧养老服务的建议》建议,作为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督办重点建议,为推动老年健康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近年来,她持续关注这一议题,进一步提出《加快我市养老服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筑牢共同富裕示范城市健康基石》、《关于在全市建立并完善老年人网格化就医体系的建议》的建议案,为完善温州市老年健康管理体系加足马力。
母校的发展,也是她关心的议题。在今年温州市级两会期间,她建议市委市政府支持温州医科大学挂上“省牌”,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或“浙江第一医科大学”,这一提议引发了众多讨论。她说:“如今的温医大具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撑这样一块省级招牌。温州要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同样需要建成一所更顶尖的高校。”
逆流而上 医者仁心
医者,大爱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周铁丽“逆流而上”,竭诚为民,以医者仁心护一方平安。她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参会、履职,是我应尽的责任,而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更是我的职责。”疫情期间,她带领科室成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成立了全市首家核酸检测团队,所在的检验中心先后组织了核酸检测团队、驰援武汉团队、发热门诊检测团队及急诊检测团队,大大减轻了疫情初期疾控中心的压力。
同时,她充分发挥市人大代表的影响力,在疫情期间积极举办防疫相关的线上讲座达十余场。其中,多场讲座以全国直播的形式呈现,实时听众人数超过万人,有效发挥了抗疫知识的传声筒作用,为普及防疫知识、提高公众防护意识作出了积极贡献。因表现突出,团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温州市抗击疫情先进集体”称号,本人也被评为“民盟省委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周铁丽用赤诚之心和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救死扶伤、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以及人大代表心系百姓、为民发声的职责与本能。周铁丽说,未来他还将继续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把担当一词落实于行,把责任二字深刻于心,争做为民服务的楷模与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