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06 访问次数: 来源:三垟人大 作者:何珍
作为三垟湿地群众的主要安置地块,三郎桥片区的配套建设一直牵动着三垟群众的心。为督促加快三郎桥片区配套建设进度,三垟街道人大工委秉承“钉钉子”精神,持续多年组织代表开展监督调研活动,切实发挥人大监督作用,助力实现群众“安居梦”。
一是从“独立”到“合力”,建议年年跟进。从瓯海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起,组织三垟辖区的人大代表开始提交关于三郎桥片区配套建设的建议,从公共配套建设到教育配套建设,再到东入口建设,从不同时期群众最关心的角度出发,一任代表接着一任代表提,所有代表跟着附议提,需由市级层面落实解决的由市代表提,建议未落实就反复提,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以“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一盯到底。截至今年,共向市、区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关于三郎桥配套建设的建议13件。
二是从“被动”到“主动”,调研时时跟进。将三郎桥片区作为区人代会会前调研、街道议政会会前调研的首选视察点,全力跟踪调研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人大代表、选民代表会议履职奠定基础。同时,不间断组织代表对三郎桥片区配套建设开展专题调研,就教育、道路交通网、商业店铺、营业房安置、湿地公园东入口等配套建设存在问题与建议形成调研报告,为区、街道领导与生态园对接工作提供参考。
三是从“纸面”到“地面”,监督步步跟进。成立三郎桥配套建设专项监督小组,按照就近原则,成员由人大代表+家住三郎桥的选民代表组成,通过实时监督,不定期将配套建设进度反馈人大街道工委。同时,人大街道工委积极组织代表参与三郎桥片区有关监督活动,包括建议面商会和日常督查活动等。建议面商会做到领衔代表和人大工委领导必到会,与主办单位共商共议,确保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经过几年的监督,三郎桥片区配套建设日趋完善,从2019年配套小学及幼儿园的建成招生,到近期的菜篮子农贸市场重新开张,经一路北段通车打通片区“断头路”,温州外国语学校状元分校落户,湿地公园东入口工程正式开工,等等,这些民生“微小事”的落地,逐步串起三郎桥片区群众的“大幸福”,也慢慢安定了三垟群众异地安置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