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28 访问次数: 来源:泽雅人大 作者:沈朝阳 徐坚坚 陈益
泽雅镇共有行政村81个,人大代表128人。按照市委村规模优化调整实施意见,该镇涉调村多达67个,调整后缩减为39个,调减率超过50%。为确保泽雅镇村调工作稳步推进,泽雅人大积极响应,精心安排,抓住人大代表在村中声望威信高、了解群众深、人脉关系多等优势特点,努力让代表在这次村调中发挥示范带头、人脉乡情、智慧力量等作用,全面助推该镇村调工作圆满完成。
一是发挥人大代表带头作用。泽雅镇分三批进行村调表决,身为村干部的人大代表纷纷向主席团请缨上阵,主动发挥标杆示范效应。例如,作为麻芝川村支部书记的区人大代表麻光荣和庙益村支部书记的区人大代表潘小霜就承诺,要做第一批第一个通过表决的村,即使是处在第三批的基田村支部书记的区人大代表林锡永也表示要带领村民克服重重困难在第三批村中优先表决,为其它村做好表率。在这些一线代表的示范引领下,泽雅镇仅用短短30天即全面完成67个涉调村的村规模优化任务,平均参与率达97%、赞成率达98%以上。
二是发挥人大代表人脉作用。在并村工作实际中,村名、村民中心位置、资产处置方式以及历史遗留问题都可能引发矛盾分歧,牵扯了泽雅干部大量工作时间精力,而人大代表往往能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布袋垟村民对村民中心的选址产生严重分歧,影响到方案审议。镇人大主席团立即组织区人大代表麻建周协同村内老干部、乡贤分组入户41位村民代表家中逐户做通工作,而后又进行深入宣传引导,最终促成该村以高参与率高赞成率成功通过表决。
三是发挥人大代表智慧作用。在村规模调整前期,新村的取名是一大难题,镇人大积极发动各村人大代表群策群力,根据地理、文化、历史等渊源配合各村确定新村村名。如该镇历史悠久的大坪头与门槛山两村,因干部群众保留本村的地名文化愿望都很强烈,新村取名成为矛盾焦点。关键时刻,区镇人大代表与各界乡贤出面,经多次深入讨论协商,最终确定新村名为东升村,两村村民皆大欢喜,为表决日高票通过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助力解决新村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镇人大主席团发动各级人大代表开展“新村发展金点子征集活动”。代表们广听民声,深入调研,从百姓最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出发,为新村未来发展建言献策,短短三四天已提出12条新村发展金点子。
村规模优化调整工作既是发展所需,也是民心所向。镇人大主席团将继续加强代表联络,引导代表履职,发挥代表作用,在新村文化传承、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方面深入挖掘人大代表助力的新形式、新路径、新空间,持续推进新村融合后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