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14 访问次数: 来源:三垟人大 作者:何珍
近期,三垟人大代表联络站在美丽瓯海主题接待中接到群众反映,辖区香缇锦园南区东侧河边闲置地块被挪做菜地,焚烧“火泥”,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为切实根治这一顽疾,三垟街道人大工委通过抓调查、抓督改、抓机制等措施,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作用,助力辖区环境整治。
一是抓调查,了解前因后果。成立人大调查小组,由人大工委领导带队,组织代表前往现场进行实地察看,并到街道拆迁办、城建办等相关科室进行询问调查。经多方调查了解,该地块位于三垟街道香缇锦园南区东侧,原为三垟街道吕家岸村集体土地。该地块的乱象存在已有几年,被吕家岸村农户用于种植蔬菜、瓜类等农作物,一些“菜农”在此焚烧“火泥”作肥料,搭建棚屋堆放工具杂物,街道曾多次牵头整治,但仍不断反弹。
二是抓督改,推进联合整治。为提升城市品质,有效改善该闲置地块乱象,人大街道工委主动作为、从中协调,督促街道成立该地块专项整治工作小组,下设监督组,由人大和纪委联合开展实时监督。通过安排专人每天巡查监管、完成铁道南路护栏破损修复、严厉打击违规露天焚烧行为、责令“菜农”限期清理种植的作物和杂物等措施,并于9月10日启动该地块乱象专项集中清理行动,截至目前,基本完成该地块整治工作。
三是抓机制,加强长效管理。针对辖区内其他城市疤点和乱象,人大街道工委举一反三,组织代表对侵占绿地、建筑垃圾偷倒、城市设施破损、垃圾死角等问题开展排查,并建立问题清单,交办街道美丽专班,落实问题整改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间,建立问题整改销号反馈机制。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定期开展城市环境与闲置地利用情况巡查与整治整改情况督查并实时通报,变单向治理为多向互动。同时,落实代表常态化巡查制度,借助数字化手段畅通监督反馈机制,形成科学闭环,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巩固一处”,确保城市乱点疤点现象无新增、不反弹。